本期撰稿人:
陳大明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中心執(zhí)行副主任、秘書長 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宋丹丹 老子學院(研究院)研究員 李曉英 周口師范學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傳承優(yōu)秀文化,解讀歷史經(jīng)典,開啟智慧之光。今天,我們共同學習《道德經(jīng)》第三十七章。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鳎釋㈡?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這一章指出“道”的基本屬性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侯王如果能夠守住“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大道,就可以使萬事萬物自由自在,自我發(fā)展。遵道治理國家與社會,就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開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一句:無為,指順其自然,不有意作為。無不為,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這是不有意作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意思是順應(yīng)自然不妄為,則無所不能為。侯王若能守之:守,持守、堅守。之,指代具有“無為而無不為”基本屬性的“道”。意思是侯王遵循“無為而無不為”的原則處世接物,治理天下。萬物將自化:自化,自然化育、自生自長。意思是天下萬物就會順應(yīng)自然自生自長。
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作,本義是人起身,引申為發(fā)生、興起,現(xiàn)在人們通常把它作為貶義詞使用,意思是過分、過度。人們常常批評一個人“作”,指的就是這個人行為過頭,不合時宜,不恰當。與第16章的“萬物并作,吾以觀復”“不知常,妄作兇”含義相同,都是指事物的異常活動。鎮(zhèn),壓抑各種私念,化解各色欲望。無名之樸,沒有彼此分別的自然狀態(tài),這里是指“道”。無名是就“道”的形態(tài)而言,“樸”是就“道”的內(nèi)涵本質(zhì)而言。這一句的意思是在萬物自生自長進程中,一旦私欲出現(xiàn),欲望產(chǎn)生,我就用“道”的真樸狀態(tài)來化解各種私欲。夫亦將不欲:夫亦,發(fā)語詞,沒有實際意義。不欲,沒有任何私欲。意思是要摒棄杜絕各種私欲。不欲以靜:不欲,根絕了私欲、無欲無求。以,連詞,而、并且,意思是無欲而柔靜。天下將自正:正,安寧、穩(wěn)定,意思是天下就會自我安寧、穩(wěn)定。
通過以上的串講不難看出,老子由論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道”總是看似無為,然而又沒有什么不是出于它的作為開篇,進而闡釋侯王無為而民自化的道理。老子指出,侯王如果能夠行大道,不妄為,順應(yīng)自然,那么,萬事萬物不受人為干擾,就會自然生長變化。在這個自生自長進程中,即使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個人的私欲,也可以用質(zhì)樸淳厚的“道”來鎮(zhèn)定引導。只要百姓沒有私欲,回歸天性,天下就會自然安定。
這里,應(yīng)注意開篇的總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依傳世本的《道德經(jīng)》分篇,上篇37章為“道經(jīng)”,下篇44章為“德經(jīng)”。這一章作為“道經(jīng)”的末章,既是對君無為而民自化道理的闡釋,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揭示和強調(diào)“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基本屬性。
在楚簡《老子》中,這一章第一句的表述是“道恒無為也”,這是一個原來從未看到的、帛書和傳世本《道德經(jīng)》都沒有的嶄新命題。用“恒”限定“無為”,形成“恒無為”這樣一個偏正詞組,意在說明“無為”并不是消極避世的無所作為,而是“無為”與“有為”的相互轉(zhuǎn)化、辯證統(tǒng)一。
老子用“恒”這一字包含的月上弦、月下弦既對立又轉(zhuǎn)化的本義,就是要說明這個道理?!暗篮銦o為”的命題,在老子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判斷句的形式,直接揭示出“道”的基本屬性是“恒無為”,也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在后世《老子》版本的演化中,帛書甲本把楚簡的“道恒無為也”改成“道恒無名”,帛書乙本作了相同的修改。河上公本表述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王弼本表述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帛書的改動,已失老子原意,河上公、王弼的表述,與老子原意較為接近,但為避皇帝諱改“恒”為“常”,似有不得已的苦衷,這主要是指河上公說的。他為避漢文帝劉恒的名諱,改“恒”為“?!?,恐怕也察覺到這樣改損害了老子本意,因此在“道常無為”后邊又加上“而無不為”,借以彌補。但老子本意的深刻嚴謹已經(jīng)看不出來了。恰如原來是老子沏好的一杯濃茶,到了漢代,變成白開水了。
其實,古人常常因為避諱尊長的名字而改字,有時改得很可笑。五代時有個大官叫馮道,雇了個家庭教師教孩子讀《道德經(jīng)》,老師讀到“道可道非常道”一句,道是尊長的名字不敢說了,于是就念成了“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馮夢龍還把這件事收在《古今笑史》里。把避皇帝諱而作改動的因素考慮在內(nèi),在理解這一章第一句時,需要以早于帛書、河上公、王弼《道德經(jīng)》的楚簡《老子》為依據(jù),還原為“道恒無為也”來理解與把握。老子的本意是,“無為而無不為”是“道”的基本屬性,是在治理國家和社會時遵道而行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必須施行“無為而治”,這是由“道”的基本屬性決定的,是內(nèi)在于人類社會中的客觀規(guī)律,只有遵守,不可偏離??梢?,老子成功找到了把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似無而實有的“道”,與治理國家、社會聯(lián)系起來的中介。“道恒無為”的“恒無為”,也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是老子全部哲學思想尤其是治理國家社會政治主張的著眼點和落腳點。
這一章呼應(yīng)第2、3、4、10、27、29章關(guān)于“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的論述,總括性地說明“無為而無不為”是“道”的基本屬性,“道恒無為”說明“道”本身就是“無為”與“無不為”的統(tǒng)一,一個“恒”字說明了一切。
作為“道經(jīng)”部分的最后一章,是在前述相關(guān)內(nèi)容基礎(chǔ)上的升華與總結(jié),歷史上最能印證這一升華與總結(jié)的是“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俗稱三大盛世。三大盛世的出現(xiàn),是持守“道恒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結(jié)果。具體講有以下三個共同特點:
一是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承亂勃興。新王朝統(tǒng)治者認真汲取前朝滅亡教訓,從速撥亂反正,最終實現(xiàn)了由大亂轉(zhuǎn)為大治。西漢在秦朝廢墟上重建一代封建王朝,歷170多年休養(yǎng)生息后才達到盛世,從漢文帝繼位到漢宣帝去世,持續(xù)130年。大唐盛世是在隋末大亂之后,重新走向大治而出現(xiàn)的,其間,走過了近百年的曲折道路。從唐太宗登基到開元末,持續(xù)128年。滿清入主中原,剿滅李自成、張獻忠兩支農(nóng)民義軍,掃蕩南明勢力,前后花費近20年時間,后又經(jīng)近70年,終由大亂轉(zhuǎn)為大治。康乾盛世從1662年延續(xù)至1795 年,長達 133 年。
二是政治清明,政策穩(wěn)定,法制寬松。三大盛世都政策穩(wěn)定、法制寬松,從而使全國的政局穩(wěn)定。漢文帝比較民主,鼓勵臣下進言,下詔廢除“誹謗朝政罪”“妖言罪”等?!柏懹^之治”時期,唐太宗主動求諫、納諫,廣開言路,君臣關(guān)系融洽;各種制度、法規(guī)建立在充分尊重民意之上,唐太宗還主動為前朝舊臣及其子女平反冤假錯案??滴醯弁ㄟ^御門聽政、共議國政,展示了一代君臣苦心求治的風范,促進了最高統(tǒng)治集團的勵精圖治。三大盛世體現(xiàn)出社會和諧,當時老百姓能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貞觀之治”時期,630 年一年,全國判處死刑的囚犯總共只有 29人。
三是經(jīng)濟繁榮,民富國強。三大盛世都把發(fā)展經(jīng)濟放在首位,民富國強。西漢盛世改變了漢初經(jīng)濟凋敝的窘?jīng)r,呈現(xiàn)出“京師之錢累百巨萬,太倉之粟充溢于外,腐敗不可食”。大唐盛世更是留下了許多國泰民安、文化昌盛的佳話。有詩圣杜甫《憶昔》詩為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笨登⑹罆r期,農(nóng)業(yè)和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達到封建社會的最高水平。乾隆年間,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經(jīng)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最多時達 51%,對外貿(mào)易長期出超。
綜上所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是貫穿于老子思想體系始終的主線,同時,也是貫穿《道德經(jīng)》全書的主線。這一主線充分反映了老子追求的不造作妄為、順任自然而不加干預(yù),讓百姓自我化育、自我體現(xiàn)、“不欲以靜”的理想治國理世境界,這種理想境界也是當今社會治理應(yīng)當充分借鑒的。①6
(記者 黃佳 整理)